作為一個只有約10%的人能夠了解的行業,電動工具被普遍應用于航天航空、高鐵建設等生產領域。從2010年媒體披露“拳頭產品涉嫌質量問題”,到而后媒體放出“產品質量檢驗合格”的消息,再到2010年的成功上市,縱橫馳騁資本市場,聚光燈下的“銳奇”宛如一個明星,一舉一動受到媒體、業界的關注。作為國內電動工具龍頭企業,從2010年高調上市到2011“豪氣”出擊3月上海五金展等一系列事件,銳奇的舉動無一不在向業界詮釋“高調”二字。縱觀銳奇發展歷程,其高調背后,是有著強勁的實力在做后盾。
銳奇大事件
2000年,上海銳奇工具有限公司創建成立。
2006年,“銳奇”被認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公司榮獲“上海科技企業創新獎”;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2008年,被認定為“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品牌”。
公司再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銳奇在第一時間為汶川地震捐贈數十萬的工具產品和大量現金等物品。
2010年,銳奇正式登陸創業板成功上市
作為高等級專業電動工具自主品牌運營商,其旗下自主品牌“銳奇”已成為替代進口產品的首選內資品牌。
多面“看”銳奇
技術:業內領先
外資工業級品牌巨頭美國米沃奇、美國百得、德國麥太保等紛紛主動尋求與銳奇在磨切領域的技術合作,在合作中,銳奇持續領先的技術、穩定可靠的質量,使得外資品牌不但能夠放心地把ODM業務交給銳奇,逐步借助銳奇優質的產品和領先的技術給其品牌注入新鮮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鞏固其品牌產品的市場口碑。
渠道:品牌授權代理模式
銳奇在國內選定了300多家在當地競爭力名列前茅的區域經銷商。品牌授權代理制的生存基礎是產品的品牌影響力。銳奇憑借其用戶對于銳奇品牌的廣泛認知度、高度忠誠度、行業美譽度,使得銳奇產品的用戶群體非常穩定地逐年擴張,并占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專心專注
銳奇,擁有著一支思想上深刻理解電動工具行業、高度認同企業文化,同時又能把這種理解和認同迅速準確地轉化為執行力的高素質經營管理團隊。銳奇自成立以來,便始終專心、專業、專注地致力于高等級專業電動工具的運營。
未來:穩步高速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銳奇現排名市場占有率第四,占據前兩名的分別是外資巨頭德國博世和日本牧田。而在這前四名中,銳奇又是年輕的后起之秀;從動態格局來看,近幾年,外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滑或減速趨勢,而銳奇則異軍突起,和外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份額差距急劇縮小。
媒體看法
每日經濟新聞:替代進口走向全球
作為極少數擁有自主品牌的內資專業電動工具運營商,銳奇已經成為替代進口產品的首選內資品牌。在銳奇股份崛起之前,中國國內的電動工具市場常年為德國博世、日本牧田、日本日立、美國得偉等外資品牌巨頭牢牢把持。
經濟導報:工具產業騰飛之翼
銳奇股份之所以在這短短的十年中發展迅速、成績驕人,都源于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銳奇,作為一家主營電動工具的上市公司,必能夠借助資本市場,發揮現有優勢,在這行業發展的盛宴中牢牢占據戰略性的行業領軍地位。
慧聰網:銳奇打“上市牌”
2010年3月9-12日,第18屆中國國際五金博覽會在上海隆重舉行。國內電動工具行業領頭羊-上海銳奇大手筆出擊本次展會,大氣磅礴的展位,廣場上巨幅廣告牌頗吸引眼球。這也是銳奇首次在公開場合高調打出“上市”的旗號。
江蘇商報:不差錢,也上市
與一般企業上市以擴大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不同,銳奇工具對資金的渴求似乎并不強烈。分析人士對此表示,對于東成工具、銳奇工具這類電動工具領軍企業來講,其產品近年來大多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因此該類企業經營過程中大多“不差錢”。
“數字”解讀“銳奇速度”
增長率:2005年~2009凈利潤增長率218%
2007年~200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9693.88萬元、27786.7萬元、31871.1萬元,同期凈利潤分別達到1995.13萬元、2996.74萬元、4253.07萬元。而2010年上半年的利潤更是同比增長達70%
身家:10億元以上
即便以公司2009年度4253萬元的凈利潤計算,銳奇工具發行后年度每股收益約為0.5051元,鑒于創業板公司市盈率偏高,若按40倍計算,銳奇工具上市后股價也將達到20元以上。吳氏家族“經此一役”其身家便升至10億元以上。
雇員:目前公司雇員近1200名。
目前公司雇員近1200名。業務遍及超過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上海建立研發及制造基地。
3大項目:參與三峽工程建設;參與北京奧運主場館建設;參于杭州灣搭橋建設。
|